在公元前347年,柏拉图(Plato)将自己的农场留给一位亲戚,并留下遗言要将农场所得用于资助他所创建的一所学院的师生。而11月15日“全国慈善日”(National Philanthropy Day)的宗旨就是提倡以各种方式帮助他人,弘扬自柏拉图时代至今的慈善传统。

慈善事业多种多样。脱口秀主持人奥普拉·温弗里(Oprah Winfrey)和“脸书”(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等财力雄厚的人士自行创建机构,致力于医疗和教育普及事业。比尔·盖茨(Bill Gates)及夫人梅琳达(Melinda)自2000年以来总计捐赠了超过300亿美元,名列“美国50大慈善家排行榜”(Top givers)榜首。盖茨基金会(Gates Foundation)引人注目的一笔捐赠是提供给国际防治艾滋病疫苗研发计划的5千万美元捐款。

从事慈善事业的不全都是亿万富翁。2013年,美国人总计捐赠了3350亿美元用于慈善事业($335 billion to charity),95%的美国家庭都出了力。纽约居民希娜·马特海根(Sheena Matheiken)全年365天每天都穿同一条裙子,为印度一个资助贫困儿童上学的机构募捐。

比尔•盖茨及夫人梅琳达到印度一所正在研发防治艾滋病的疫苗的医院看望住院病人(AP Images)
比尔•盖茨及夫人梅琳达到印度一所正在研发防治艾滋病的疫苗的医院看望住院病人(AP Images)

澳大利亚有一位67岁的“蜘蛛侠”名叫尼克·乐苏埃夫(Nick Le Souef),他将自己关在一个玻璃橱窗里长达3个星期,与300只毒蜘蛛相伴,以此壮举为残障儿童募捐。

每个人都能成为慈善家。不论是谁都能为发展中国家的各类项目捐款或提供小额贷款,通过像Opportunity InternationalKivaCharitykick这样的组织为全世界的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慈善事业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能让人感觉良好。脑部扫描图像显示出行善举动会促使大脑释放多巴胺,而这种化学元素能够让人产生愉悦感和满足感。

[译注:文中英文链接的网页内容均为英文。]